贄字详情

zhìㄓˋ

貝部

18画

11

18画 (贄)

上下结构

GIBUC

BUQL

45806

U 8D04

FUFM

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

贄字概述

〔贄〕字拼音是(zhì),部首是貝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贄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執、貝”。

〔贄〕字仓颉码是GIBUC,五笔是FUFM,四角号码是45806,郑码是BUQL

〔贄〕字的UNICODE是U+8D0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100,UTF-32:00008D04,UTF-8:E8 B4 84。

〔贄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zhìㄓˋ

基本解释

古代初次拜見尊長所送的禮物。~見(拿著禮物求見)。~敬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98頁,第28

同文書局本: 第1211頁,第46

標點整理本: 第1188頁,第35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脂利切,音至。玉篇》:執玉帛也。亦作摯。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:以禽作六贄,以等諸臣〔「贄」當為「摯」之誤。本作:以禽作六摯,以等諸臣〕【釋文】摯,本又作贄。左傳・莊二十四年》:男贄,大者玉帛,小者禽鳥,以章物也;女贄,榛、栗、棗、脩,以吿虔也。類篇》亦作質。

又,《正韻》:支義切,音寘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魚列切,音孽。類篇》:不動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陟立切,音縶 —— 義同。通作慹。

注解

〔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

〔贄〕字拼音是zh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執、貝

〔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古代初次拜見尊長所送的禮物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脂利切頁碼401頁,第20

𢴷

異體

𢴷握持也。从手从𡙕

附注孫海波《甲骨文編》:「象罪人被執以手抑之之形。」
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摯,握持也,經典通以爲執摯之摯,與贄同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脂利切頁碼964頁,第6行,第1

𢴷握持也。從手執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脂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385頁,第1許惟賢1036頁,第8

𢴷握持也。

段注握持者搤持也。《周禮》六贄字,許書作𡠗。又《鳥部》鷙鳥字皆或叚摯爲之。

从手𡙕

段注會意也。脂利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引申為𡠦,俗作贄。

引申為𡠦(?),俗作贄。

白话解释

挚,握持。字形采用“手、执”会义。

摯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2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1010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760頁
4說文校箋第526頁,第15字
5說文考正第474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1743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94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89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32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15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504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418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753頁【補遺】第17790頁
14通訓定聲第266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44頁【崇文】第4173頁
16說文句讀第1715頁
17章授筆記第492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27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1109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