讜字详情

𭗱

dǎngㄉㄤˇ

言部

27画

20

27画 (讜)

左右结构

YRFBF

SKBU

09631

U 8B9C

YIPO

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讜字概述

〔讜〕字拼音是(dǎng),部首是言部,总笔画是27画

〔讜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言、黨”或“訁、黨”。

〔讜〕字仓颉码是YRFBF,五笔是YIPO,四角号码是09631,郑码是SKBU

〔讜〕字的UNICODE是U+8B9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740,UTF-32:00008B9C,UTF-8:E8 AE 9C。

〔讜〕字异体字是𧩡𧫆𧭢

汉字解释

dǎngㄉㄤˇ

基本解释

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36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188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163頁,第7

唐韻》:多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底朗切;《正韻》:多曩切,𡘋音黨。說文》:直言也。玉篇》:善言也。前漢・班固敘傳》:吾久不見班生,今日復聞讜言。〈魏志・王修傳〉〔應為〈魏書・王修傳〉〕:忠讜不昭於時。

又,人名。後漢・儒林傳》:太守黃讜。

又,通作黨。荀子・非相篇》:博而黨正,是士君子之辯也。【註】黨與讜同,謂直言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丁浪切,黨去聲 —— 言中理也。或作譡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他浪切,音儻 —— 美言也。

注解

〔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讜〕字拼音是d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黨

〔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ǎng] ⑴ 见“谠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多朖切頁碼77頁,第3

讜直言也。从言黨聲。

讜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53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220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174頁
4說文校箋第107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99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354頁,第2字
7說文探原第1435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525頁,第3字
9說文標整第63頁,第19字
10標注說文第107頁,第11字
11說文注箋第794頁,第2字
12說文詁林第3170頁
13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128頁,第1字
14古字釋要第275頁,第4字
15新附通誼第11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