觑字详情

ㄑㄩˋㄑㄩ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见部

15画

11

18画 (覰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YCBHU

IHKL

27212

6028

7479

U 89D1

HAOQ 86 、 HOMQ 98

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、竖弯钩、竖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竖弯钩

觑字概述

〔觑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qù、qū),部首是见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觑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虚、见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见,虚声。本义是窥视,偷偷地看。

〔觑〕字仓颉码是YCBHU,五笔是HAOQ86,HOMQ98,四角号码是27212,郑码是IHKL,中文电码是6028,区位码是7479

〔觑〕字的UNICODE是U+89D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281,UTF-32:000089D1,UTF-8:E8 A7 91。

〔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901

〔觑〕字异体字是𡳆𧠢

汉字解释

1ㄑㄩˋ

基本解释

看,偷看,窥探。~视。偷~。小~(轻视,小看)。面面相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见,虚声。本义:窥视,偷偷地看。
2.同本义。
steal a glance at;
狙击秦皇帝。 —— 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。以狙为之,字亦作觑。
觑探(探看);觑了她一眼。
3.把眼睛眯成一条细缝。
narrow;
刘姥姥也觑着眼看,口里不住地念佛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4.仔细瞄准。
carefully aim at;
花荣搭上箭,曳满弓,觑得亲切,望空中只一箭射去。 —— 《水浒全传》
5.照看,照顾 。
look after;
觑当(看顾;照顾);觑付(照看;照顾);看觑;照觑。
6.离,距。
separate;
因而忧闷成疾,昼夜无眠;眼见的觑天远,入地近,无那活的人也。 —— 《东堂老》楔子》
7.瞧;看。
look;
雯清说罢话,只把眼儿觑定 彩云,看她怎么样。 —— 《孽海花》
觑绝(看了;看罢)

2ㄑㄩ

基本解释

把眼睛合成一条细缝看。~着眼睛仔细地看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21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137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1111頁,第7

唐韻》:七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七慮切,𡘋蛆去聲。說文》:拘覰,未密致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伺視也。唐書・張說傳》:北宼覰邊。集韻》一作䁦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徂。前漢・張良傳》:良與容徂擊秦皇帝。【師古註】徂謂密伺之也。本作覰。

又,《集韻》:千余切,音蛆 —— 義同。類篇》或作𧠢

集韻》譌作覰,俗作覷,𡘋非。

注解

〔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見部

〔覰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ū、q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虘、見

〔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ū] ⑴ 同“觑”。 [qù] ⑴ 同“觑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下反切七句切頁碼284頁,第21

異體覻、覷

覰拘覰,未致密也。从見虘聲。

附注段玉裁依全書通例於「覰」後補「𧠥覰也,一曰」五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親去反頁碼719頁,第2行,第2

覰拘覰未致密也。從見虘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致亦密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下反切七句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630頁,第5許惟賢714頁,第11

覰𧠥覰也。

段注三字依全書通例補。淺人刪之耳。覰古多假狙爲之。《周禮》蜡氏注曰:蜡讀如狙司之狙。狙司卽覰伺也。史,漢狙擊秦皇帝。應劭云:狙,伏伺也。《方言》。自關而西曰𡩡。或曰狙。《三倉》。狙,伺也。《通俗文》。伏伺曰狙。是則覰狙古今字。如今本少此三字。則覰之本義隱也。

一曰:

段注二字今補。

拘覰,

段注逗。此亦漢時語。

未致密也。

段注致今之緻字。許書無緻。謂粗疏。

从見。虘聲。

段注七句切。按當依《廣韵》七慮切。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偷視也。

偷視也。

覰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59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711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542頁
4說文校箋第363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343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236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11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30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82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21頁,第18字
11標注說文第353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2948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8671頁【補遺】第17305頁
14通訓定聲第1739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744頁【崇文】第2973頁
16說文句讀第1164頁
17章授筆記第361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775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828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