蛔字详情
蛔
二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蛔字概述
〔蛔〕字拼音是(huí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蛔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回”,五行属水。
〔蛔〕字仓颉码是LIWR,五笔是JLKG,四角号码是56100,郑码是IJJ,中文电码是5784,区位码是2755。
〔蛔〕字的UNICODE是U+86D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516,UTF-32:000086D4,UTF-8:E8 9B 94。
〔蛔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147,属次常用字。
〔蛔〕字异体字是痐、蚘、蛕、蜖、𧍚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89頁,第1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1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4頁,第24字
音《集韻》:胡隈切,音回 —— 同「蛕」。
注解
〔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蛔〕字拼音是hu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回。
〔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í] ⑴ 〔~虫〕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肠子里的一种蠕形动物,像蚯蚓而没有环节。能损害人畜的健康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蛔”,请参考“蛕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戶恢切頁碼第441頁,第16字續丁孫
蛕
腹中長蟲也。从虫有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戶恢切頁碼第1043頁,第6行,第2字述
腹中長蟲也。從虫有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戸恢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65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54頁,第13字
腹中長蟲也。从虫。有聲。
段注户恢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即蛔蟲。
蛕【回】蟲。
蛕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73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22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3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6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4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38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58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51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92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8頁,第1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1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3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863頁【補遺】第1793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97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51頁【崇文】第460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1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2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16頁,第5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21頁,第1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