蕒字详情

mǎiㄇㄞˇ

艹部

15画

12

18画 (蕒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TWLC

ELLO

44806

U 8552

ALMU

横、竖、竖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

蕒字概述

〔蕒〕字拼音是(mǎi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蕒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買”。

〔蕒〕字仓颉码是TWLC,五笔是ALMU,四角号码是44806,郑码是ELLO

〔蕒〕字的UNICODE是U+855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130,UTF-32:00008552,UTF-8:E8 95 92。

〔蕒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mǎiㄇㄞˇ

基本解释

[苦~菜]即苣蕒菜。菊科。多年生草本。葉卵狀披針形,邊緣波狀齒裂或羽狀分裂。春夏間開黃花。嫩葉作豬飼料。全草入藥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2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057頁,第36

標點整理本: 第1027頁,第18

唐韻》:莫蟹切,音買 —— 吳人呼苦苣。晉書・五行志》:蕒菜生工人吳平家。

又,水苦蕒,藥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菜名。博雅》:蕒𧃢也。

注解

〔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蕒〕字拼音是mǎ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買

〔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ǎi] ⑴ [苦~菜]即苣蕒菜。菊科。多年生草本。葉卵狀披針形,邊緣波狀齒裂或羽狀分裂。春夏間開黃花。嫩葉作豬飼料。全草入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