葭字详情
葭
葭字概述
〔葭〕字拼音是(jiā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葭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叚”,五行属木。
〔葭〕字仓颉码是TRSE,五笔是ANHC,四角号码是44247,郑码是EXXX,中文电码是5521,区位码是6171。
〔葭〕字的UNICODE是U+846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901,UTF-32:0000846D,UTF-8:E8 91 AD。
〔葭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093。
〔葭〕字异体字是蕸、𦽸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01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46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14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:古牙切,音嘉。《說文》:葦之未秀者。《廣韻》:蘆也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葭華。【註】卽今蘆也。《詩・召南》:彼茁者葭。
义又,葭莩,見莩字註。
义又,笛也。謝靈運詩:鳴葭戾朱宮。【註】鳴笛引路也。
义又,水名。《漢書註》:葭水,在廣平南和。
义又,通茄。《文𨕖》〔註〕:杜摯葭賦。葭今作茄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何加切,音遐 —— 芙渠葉。本作蕸,或省。
音又,《唐韻古音》讀姑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藏莨蒹葭,東蘠彫胡。
音又,《毛詩古音攷》:音蓑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齊栧女,縱棹歌;發引和,校鳴葭。
注解
〔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葭〕字拼音是ji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叚。
〔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] ⑴ 初生的芦苇⑵ 古同“笳”,一种乐器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牙切頁碼第30頁,第11字續丁孫
葭
葦之未秀者。从艸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間巴反頁碼第105頁,第6行,第1字述
葦之未秀者。從艸叚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牙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81頁,第1字許惟賢第79頁,第1字
葦之未秀者。从艸。叚聲。
段注古牙切。古音在五部。籒文作𦽸。
葭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6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1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5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5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0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頁,第2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1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3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885頁【補遺】第1626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78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3頁【崇文】第40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4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65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4頁,第1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