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字详情
菜
菜字概述
〔菜〕字拼音是(cài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菜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采”,五行属木。
〔菜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采声。上古时期,菜只指蔬菜,不包括肉类、蛋类,到了中古以后,菜就包括内类、蛋 类及其熟食在内了。本义是蔬菜。
〔菜〕字仓颉码是TBD,五笔是AESU,四角号码是44904,郑码是EPF,中文电码是5475,区位码是1843。
〔菜〕字的UNICODE是U+83D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756,UTF-32:000083DC,UTF-8:E8 8F 9C。
〔菜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207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84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38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06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倉代切,音縩。《說文》:草之可食者。《增韻》:蔬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仲秋,趣民務畜菜。《儀禮・士昏禮》:婦入三月乃奠菜。〈靈樞經〉:五菜,葵甘、韭酸、藿鹹、薤苦、蔥辛。
义又,《禮・王制》:民無菜色。【註】食菜之饑色。
音又,七計切。東方朔〈七諫〉: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,嫫母勃屑而日侍;桂蠹不知所淹留兮,蓼蟲不知徒乎葵菜。
义又,《韻會》與采通。〈漢孔耽𥓓〉:躬菜蔆蕅。
注解
〔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菜〕字拼音是cà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采。
〔菜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采声。上古时期,菜只指蔬菜,不包括肉类、蛋类,到了中古以后,菜就包括内类、蛋 类及其熟食在内了。本义是蔬菜。
〔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ài] ⑴ 供作副食品的植物⑵ 主食以外的食品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蒼代切頁碼第27頁,第1字續丁孫
菜
艸之可食者。从艸采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舉形聲包會意,古多以采為菜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此載反頁碼第96頁,第7行,第1字述
艸之可食者。從艸采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采亦聲,少亦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蒼代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60頁,第4字許惟賢第70頁,第2字
艸之可食者。
段注菜字當冠於芑葵等字之上。
从艸。采聲。
段注此舉形聲包會意。古多以采爲菜。蒼代切。一部。
白话解释
菜,百草中可以食用的植物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采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有隸定作菜字,用為地名。《上博楚簡》亦見有隸作菜字,用為詩篇名。字明確應用為一般採摘食用的菜者,則要到篆文。字從艸、采聲,聲符亦兼具表意功能。《說文》:「菜,艸之可食者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菜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0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2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6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0頁,第1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9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10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2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8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頁,第3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6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0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773頁【補遺】第1624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6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0頁【崇文】第3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8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03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5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