肜字详情

róngㄖㄨㄥˊchēnㄔㄣ

月部

7画

3

9画 (肜)

左右结构

BHHH

QPD

72222

7532

U 809C

EET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、撇、撇

肜字概述

〔肜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róng、chē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肜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彡”或“、彡”,五行属金。

〔肜〕字仓颉码是BHHH,五笔是EET,四角号码是72222,郑码是QPD,区位码是7532

〔肜〕字的UNICODE是U+809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924,UTF-32:0000809C,UTF-8:E8 82 9C。

汉字解释

1róngㄖㄨㄥˊ

基本解释

中国商代祭祀的名称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商代祭祀的名称。指祭祀之后第二天又进行的祭祀 。
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in the next day;
肜日(肜祭之日)
形容词
通“”。和乐 harmonious and happy; comfortable殷曰肜, 周曰绎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八年》

2chēnㄔㄣ

基本解释

船航行的样子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3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974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940頁,第10

廣韻》:以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余中切;《正韻》:以中切,𡘋音融。廣韻》:祭名。爾雅・釋天》:繹又祭也。商曰肜。【疏】肜者,相尋不絕之意。書・高宗》肜日〔傳〕:祭之明日又祭也。

又,姓。前漢・古今人表》:肜魚氏。【註】黃帝妃。

又,《韻會》:癡林切;《正韻》:丑林切,𡘋音琛。正韻》:船行貌。

注解

〔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肜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róng、c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彡

〔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óng] ⑴ 中国商代祭祀的名称。⑵ 姓。 [chēn] ⑴ 船航行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