纓字详情

yīngㄧㄥ

糹部

23画

17

23画 (纓)

左右结构

VFBCV

ZLLZ

26944

U 7E93

XMMV

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撇点、撇、横

纓字概述

〔纓〕字拼音是(yīng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23画

〔纓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嬰”或“糹、嬰”。

〔纓〕字仓颉码是VFBCV,五笔是XMMV,四角号码是26944,郑码是ZLLZ

〔纓〕字的UNICODE是U+7E9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403,UTF-32:00007E93,UTF-8:E7 BA 93。

〔纓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yīngㄧㄥ

基本解释

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53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943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906頁,第27

廣韻》:於盈切;《集韻》:渠成切,𡘋音嬰。正韻》:於京切,音英。說文》:冠系也。釋名》:纓,頸也,自上而繫於頸也。禮・曲禮》:女子許嫁纓。又,〈玉藻〉:𤣥冠朱組纓,天子之冠也。

又,《儀禮・既夕》:薦馬纓三就。【註】今馬鞅。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:錫樊纓。【註】纓,當胷,削革爲之也。又,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鞶、厲、游、纓。【註】纓,在馬膺首,如索帬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正切,音郢 —— 義同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41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3頁,第48

《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錫樊纓。

謹照原文錫改鍚。

注解

〔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纓〕字拼音是y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嬰

〔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īng] ⑴ 见“缨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於盈切頁碼435頁,第22

纓冠系也。从糸嬰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於盈切頁碼1033頁,第3行,第3

纓冠系也。從糸嬰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於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609頁,第1許惟賢1135頁,第4

纓冠系也。

段注冠系,可以系冠者也。系者,係也。以二組系於冠卷結頣下是謂纓。與紘之自下而上系於筓者不同。冠用纓。冕弁用紘。纓以固武。卽以固冠。故曰冠系。《玉藻》之記曰:玄冠朱組纓。天子之冠也。緇布冠繢緌。諸侯之冠也。玄冠丹組纓。諸侯之齊冠也。玄冠綦組纓。士之齊冠也。許此冠字專謂冠,不該冕弁。

从糸。嬰聲。

段注於盈切。十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紘,不結者,纓,結者,皆冠絡。

纓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60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105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824頁
4說文校箋第576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516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906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20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40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49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43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552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455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690頁【補遺】第17911頁
14通訓定聲第343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131頁【崇文】第4521頁
16說文句讀第1880頁
17章授筆記第545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201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206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