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字概述
〔綿〕字拼音是(mián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綿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帛”或“糹、帛”。
〔綿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帛,从糸( mì )。本义是絲棉,精絲綿,新絲綿。
〔綿〕字仓颉码是VFHAB,五笔是XRMH,四角号码是26927,郑码是ZNLI。
〔綿〕字的UNICODE是U+7DB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191,UTF-32:00007DBF,UTF-8:E7 B6 BF。
〔綿〕字异体字是緜、绵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20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28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91頁,第9字
义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同「緜」。
注解
〔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綿〕字拼音是m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帛。
〔綿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帛,从糸( mì )。本义是絲棉,精絲綿,新絲綿。
〔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ián] ⑴ 蠶絲結成的片或團,供絮衣被、裝墨盒等用⑵ 像絲綿那樣柔軟或薄弱⑶ 像絲綿那樣延續不斷⑷ 性情溫和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武延切頁碼第429頁,第9字續丁孫
緜
異體綿
聮微也。从系从帛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名連反頁碼第1023頁,第1行,第1字述
聮微也。從系、帛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武延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6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16頁,第1字
聯𣁋也。
段注聯者,連也。𣁋者,眇也。其相連者甚𣁋眇,是曰緜。引申爲凡聯屬之偁。《大雅》。緜緜瓜瓞。傳曰:緜緜,不絕皃。又引申爲絲絮之偁。因其媆弱而名之。如《糸部》絮下云敝緜也,鄭注《禮記》云纊新緜也是也。又引申爲薄弱之偁。如《淮南王》安諫伐閩粤曰粤人緜力薄材,不能陸戰是也。
从系帛。
段注謂帛之所系也。系取細絲。而積細絲可以成帛。是君子積小以高大之義也。武延切。十四部。
綿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50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88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1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67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10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82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15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32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16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8頁,第1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44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48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548頁【補遺】第1789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00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17頁【崇文】第44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5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12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93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