綝字详情

𭗱

línㄌㄧㄣˊchēnㄔㄣ

糹部

14画

8

14画 (綝)

左右结构

VFDD

ZFF

24990

U 7D9D

XSSY

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綝字概述

〔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lín、chēn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林”或“糹、林”,五行属金。

〔綝〕字仓颉码是VFDD,五笔是XSSY,四角号码是24990,郑码是ZFF

〔綝〕字的UNICODE是U+7D9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157,UTF-32:00007D9D,UTF-8:E7 B6 9D。

汉字解释

1línㄌㄧㄣˊ

基本解释

〔~纚〕(佩物等)下垂的样子,如“冠其映盖兮,嵒嵒珮~~以煇煌。”

2chēnㄔㄣ

基本解释

止。
良善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止。
stop;
綝,止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王筠句读:“綝,盖谓针线之讫止也。”
2.善。
kindness;
綝,善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
3.另见 lín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15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926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888頁,第29

廣韻》:丑林切;《集韻》:痴林切;《正韻》:丑森切,𡘋音琛。說文》:止也。玉篇》:善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疏簪切,音森。類篇》:襂,或作綝。襂纚,衣裳毛羽垂貌。楚辭・九懷》:舒佩兮綝纚。

注解

〔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ín、c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林

〔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ín] ⑴ 〔~纚〕(佩物等)下垂的样子,如“冠其映盖兮,嵒嵒珮~~以煇煌。” [chēn] ⑴ 止。⑵ 良善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林切頁碼433頁,第27

綝止也。从糸林聲。讀若郴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丑林切頁碼1029頁,第6行,第1

綝止也。從糸林聲。讀若郴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588頁,第3許惟賢1126頁,第12

綝止也。

段注葢古以綝爲禁字。《釋詁》曰:綝,善也。

从糸。林聲。讀若郴。

段注丑林切。七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綝【寸】。

訓「止」者,因綑好了不能動,故从糸。

之所以訓「止」者,以糸縛住也。

綝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6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099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820頁
4說文校箋第571頁,第15字
5說文考正第514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895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18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36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3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1頁,第17字
11標注說文第549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451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619頁【補遺】第17901頁
14通訓定聲第384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24頁【崇文】第4493頁
16說文句讀第1867頁
17章授筆記第541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71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01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