粥字详情
粥
粥字概述
〔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hōu、yù),部首是米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粥〕字是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弓、𥸲”或“弜、米”,五行属水。
〔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字本作“鬻”。从鬻(古文“鬲”字),米声。鬲,古烹饪器。本义是稀饭。
〔粥〕字仓颉码是NFDN,五笔是XOXN,四角号码是17227,郑码是YZUY,中文电码是4728,区位码是5464。
〔粥〕字的UNICODE是U+7CA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909,UTF-32:00007CA5,UTF-8:E7 B2 A5。
〔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803,属常用字。
〔粥〕字异体字是鬻、𢐫、𥺞、𥼫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68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08頁,第3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69頁,第36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之六切,音祝 —— 糜也。《釋名》:粥濯于糜,粥粥然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仲秋行糜粥飮食。《風土記》:天正日南,黃鐘踐長,是日始牙動,爲饘粥以養幼。《南越志》:盧陵城中有井,半靑半黃,黃者甜滑,宜作粥,色如金,似灰汁,甚芬馨。
义又,豆粥。《後漢・馮異傳》:光武至饒陽蕪蔞亭,異上豆粥。《晉書・石崇傳》:崇爲客作豆粥,咄嗟便辦。
义又,茗粥。《茶錄》:吳人采茶煑之,名茗粥。
义又,榆粥。《唐書・陽城傳》:隱中條山,歲饑,屑榆爲粥。
义又,天有粥㕑。《天文集要》:玉井主粥㕑。
义又,凉州以粥爲羅闍。《異物志》:高昌僻土,有異于華,寒服冷水,暑啜羅闍。
义又,《說文》本作鬻,今俗作粥。《前漢・文帝紀》:吏廩當受鬻者,或以陳粟。【註】鬻與粥同。師古曰:黃帝始烹穀爲粥,周謂之饘,宋、衞謂之餰。
义又,姓。鬻熊,周文王時人 —— 省作粥;楚有粥權,卽熊後。
音又,粥粥,𤰞謙貌。《禮・儒行》:粥粥若無能也。【疏】粥粥,柔弱專愚之貌。【註】亦作羊六反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余六切,音育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粥粥音送。【註】粥粥,敬懼貌。師古曰:粥,弋六反。
音又,北狄名。《史記・五帝紀》:黃帝北遂葷粥。【註】粥,音育。
义又,賣也。《禮・王制》:田里不粥。《荀子・儒效篇》: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。
音又,《韻會小補》:靡爲切 —— 䭈也。通作靡。
音又,叶職律切,音𠭴。蘇轍〈鍾山〉詩: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掃盡人閒迹;客到惟燒柏子香,晨饑坐視山前粥。
注解
〔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。
〔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ōu、yù,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弜、米。
〔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字本作“鬻”。从鬻(古文“鬲”字),米声。鬲,古烹饪器。本义是稀饭。
〔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ōu] ⑴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⑵ 像粥的东西㈡ [yù] ⑴ 古同“育”,生养。⑵ 古同“鬻”,卖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武悲切、之六切頁碼第86頁,第23字續丁孫
鬻
異體粥
䭈也。从𩰲米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鬻作粥,音之六切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鬻,會意……鉉本誤衍聲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閩六反頁碼第238頁,第4行,第3字述
䭈也。從𩰲、米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粥,古或借此爲賣鬻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武悲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46頁,第3字許惟賢第201頁,第3字
䭈也。从䰜米。
段注會意。之六切。三部。按一音余六切。是以賣鬻字作此。賣之假借也。鉉本作米聲。武悲切。此因誤衍聲字而爲之切音。非眞《唐韵》有武悲切也。《爾雅》猶如麂之猶。舍人本作鬻。異文同部。是可以定其非形聲矣。《廣韵》、《集韵》、《篆韵》𧪻脂韵内皆無鬻。《玉篇》云:《說文》又音糜。《廣韵》云《說文》本音麋者,乃陳彭年輩誤用鉉本也。《玉篇》糜字又麋之誤。《類篇》𢗅皮切之誤本此。鬻作粥者,俗字也。作𢐮者,《樂記》假鬻爲育而轉寫致譌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俗作粥,云「雙弓米」者,不通。賣鬻當作𧸇。
即粥字之正體。賣鬻=𧷓。𧸇
賣鬻當作𧸇,音祝。
鬻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72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42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9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17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11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95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67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57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577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70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17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86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369頁【補遺】第16498頁【補編】第1488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156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40頁【崇文】第9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38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2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320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299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