竄字详情
竄
竄字概述
〔竄〕字拼音是(cuàn),部首是穴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竄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穴、鼠”。
〔竄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從鼠,從穴。老鼠在洞穴裏,表示“隱匿”、“逃竄”。簡化爲“竄”,形聲,從穴,串聲。本义是躲藏。
〔竄〕字仓颉码是JCHXV,五笔是PWVN86,PWEN98,四角号码是30712,郑码是WONZ。
〔竄〕字的UNICODE是U+7AC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428,UTF-32:00007AC4,UTF-8:E7 AB 84。
〔竄〕字异体字是䞼、窜、窾、躥、𥦻、𥨒、𥨗、𥨥、𥨬、𥨺、𨼉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77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69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31頁,第24字
音《唐韻》:七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取亂切,𡘋音爨。《說文》:匿也、逃也。〈周語〉:不窋自𥨥于戎翟之閒。《前漢・蒯通傳》:奉頭䑕竄。
义又,《廣韻》:放也、誅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竄三苗于三危。
义又,藏也、隱也。賈誼〈弔屈原文〉:鸞鳳伏竄兮,鴟鴞翺翔。〈晉語〉:可以竄惡。【註】隱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竄,微也。【疏】竄,行之微也。〈晉語〉:敏能竄謀。【註】微也。
义又,《史記・倉公傳》:卽竄以藥,旋下病已。【註】竄,以藥薰之也。
义又,改易也。韓愈詩:漬墨竄古史。
义又,《廣東新語》:增城謂屋曰竄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七丸切,爨平聲 —— 入穴也。
义又,《韻會小補》:誘人爲惡曰竄,俗曰攛掇。
音又,叶倉甸切,音茜。蘇轍〈𡗝中〉詩:江流日益深,民語漸以變;遙想彼中人,狀類麖鹿竄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取外切,音襊 —— 亦逃也。
注解
〔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竄〕字拼音是cu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鼠。
〔竄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從鼠,從穴。老鼠在洞穴裏,表示“隱匿”、“逃竄”。簡化爲“竄”,形聲,從穴,串聲。本义是躲藏。
〔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uàn] ⑴ 亂跑,逃走(用於敵軍、匪徒、野獸等)⑵ 放逐⑶ 修改文字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七亂切頁碼第244頁,第4字續丁孫
竄
匿也。从鼠在穴中。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匿也」。田吳炤二徐箋異:「按: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均作『匿也』,『墜』係誤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千斷反頁碼第624頁,第2行,第1字述
匿也。從鼠在穴中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七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81頁,第5字許惟賢第605頁,第3字
匿也。
段注《周易》逋竄,《左氏》無所伏竄是也。《堯典》竄三苗于三危。與言流,言放,言極一例。謂放之令自匿。故《孟子》作殺三苗。卽《左傳》𥻦蔡叔之𥻦。𥻦爲正字。竄殺爲同音叚借。
从鼠在穴中。
段注《漢書》曰:奉頭鼠竄。七亂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點竄乃移之義。《莊子》「竄句」即「移句」也。
白话解释
窜,隐匿。字形采用“穴、鼠”会义,表示鼠在穴中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穴、從鼠,以會老鼠逃入洞穴中藏匿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竄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78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09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07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4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60頁,第7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0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8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60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8頁,第1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1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8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560頁【補遺】第1713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8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41頁【崇文】第256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9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16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906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21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