砭字详情
砭
砭字概述
〔砭〕字拼音是(biān),部首是石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砭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石、乏”,五行属土。
〔砭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石,乏声。本义是治病刺穴的石针。
〔砭〕字仓颉码是MRHIO,五笔是DTPY,四角号码是12632,郑码是GMW,中文电码是4269,区位码是7730。
〔砭〕字的UNICODE是U+782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765,UTF-32:0000782D,UTF-8:E7 A0 AD。
〔砭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169。
〔砭〕字异体字是𥐗、𥑁、𥒟、𨥧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86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29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88頁,第12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悲廉切,貶平聲。《說文》:以石刺病也。《廣韻》:石針。《山海經》:東山高氏之山,多針石。《史記・倉公傳》:年二十,是謂易貿,法不當砭灸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方驗切,音窆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砭〕字拼音是b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乏。
〔砭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石,乏声。本义是治病刺穴的石针。
〔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iān] ⑴ 中国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⑵ 用石针扎皮肉治病,引申为刺或规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方廉切、方驗切頁碼第313頁,第13字續丁孫
砭
以石刺病也。从石乏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逼廉反頁碼第778頁,第6行,第2字述
以石刺病也。從石乏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南史》所謂石鍼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方廉切、方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809頁,第2字許惟賢第791頁,第3字
㠯石刺病也。
段注以石刺病曰砭。因之名其石曰砭石。《東山經》。高氏之山。其下多箴石。郭云:可以爲砭針治癰腫者。《素問・異法方宜論》。東方其治宜砭石。王云:砭石,謂以石爲鍼。按此篇以東方砭石,南方九鍼並論。知古金石並用也。後世乃無此石矣。
从石。乏聲。
段注方廉、方驗二切。七部。
白话解释
砭,用石针刺戳穴位以通脉治病。字形采用“石”作边旁,“乏”是声旁。
砭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18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82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9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01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75頁,第1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53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310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65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9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45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89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222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389頁【補遺】第1742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92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13頁【崇文】第32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8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342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97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