瘯字详情

𭗱

ㄘㄨˋ

疒部

16画

11

16画 (瘯)

半包围结构

KYSK

TSMM

00184

U 762F

UYTD

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点、横、横折钩、撇、撇、横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瘯字概述

〔瘯〕字拼音是(cù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瘯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族”。

〔瘯〕字仓颉码是KYSK,五笔是UYTD,四角号码是00184,郑码是TSMM

〔瘯〕字的UNICODE是U+762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255,UTF-32:0000762F,UTF-8:E7 98 AF。

〔瘯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ㄘㄨˋ

基本解释

癣疥一类的皮肤病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65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779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733頁,第27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千木切,音蔟。玉篇》:瘯蠡,皮膚病。左傳・桓六年》:謂其不疾瘯蠡也。【疏】瘯蠡,畜之小病;瘯族生疥類是也,蠡則綠生癬類是也。

又,《集韻》作木切,音鏃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瘯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族

〔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ù] ⑴ 癣疥一类的皮肤病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昨禾切頁碼246頁,第31

異體

痤小腫也。从𤕫𡋲聲。一曰族絫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瘯蠡,非是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慈戈反頁碼631頁,第7行,第2

痤小腫也。一曰族累病。從疒坐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瘯,蠡也。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奉牲以告曰:博碩肥腯。』謂其不疾瘯蠡。瘯蠡,疥癬之屬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昨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397頁,第2許惟賢612頁,第2

痤小腫也。

段注《玉篇》曰:癤也。

𤕫。坐聲。

段注昨禾切。十七部。《春秋經》。宋公殺其世子痤。是此字。三傳同。以隱疾名子也。

一曰族絫病。

段注《左傳》曰牲不疾瘯蠡。瘯者,族之俗。蠡與絫同部。杜注以皮毛無疥癬釋之。按季良以民力溥存釋博。以碩大蕃滋釋碩。以不疾瘯蠡釋肥。以備腯咸有釋腯。《釋文》云:《說文》蠡作瘰。云瘯瘰,皮肥也。此《說文》二字有譌。當是別本作瘰。注云不疾瘯瘰,皮肥也。奪不疾二字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族絫病也。族絫合聲為痤。

痤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83頁,第17字
2陳昌治本第617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473頁
4說文校箋第311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297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1072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829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81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579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90頁,第35字
11標注說文第306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251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7626頁【補遺】第17141頁
14通訓定聲第1970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649頁【崇文】第2593頁
16說文句讀第1001頁
17章授筆記第318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9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730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