瘥字详情
瘥
瘥字概述
〔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hài、cuó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瘥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差”,五行属金。
〔瘥〕字仓颉码是KTQM,五笔是UUDA86,UUAD98,四角号码是00112,郑码是TUBI,中文电码是4059,区位码是8091。
〔瘥〕字的UNICODE是U+762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245,UTF-32:00007625,UTF-8:E7 98 A5。
〔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717。
〔瘥〕字异体字是差、𣩈、𤻸、𦏱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64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78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33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才他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何切,𡘋坐平聲。《說文》:瘉也。《廣韻》:病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天方薦瘥。【傳】瘥,病也。《左傳・昭十七年》: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。【註】小疫曰瘥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子邪切;《集韻》:咨邪切,𡘋音𧪰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楚懈切,音衩。《玉篇》:疾愈也。《博雅》:瘥,癒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楚嫁切,音汊 —— 義同。
义本作𤻸。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愛日堂藏本: 第460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29字
《左傳・昭十七年》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。
謹照原文十七年改十九年。
注解
〔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ài、cuó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差。
〔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ài] ⑴ 病愈㈡ [cuó] ⑴ 病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楚懈切、才他切頁碼第248頁,第18字續丁孫
𤻸
異體瘥
瘉也。从𤕫𢀩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才他反頁碼第637頁,第1行,第2字述
瘉也。從疒差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人病差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楚懈切、才他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408頁,第4字許惟賢第617頁,第4字
瘉也。
段注通作差。凡等差字皆引伸於瘥。
从𤕫。𢀩聲。
段注楚懈切。又才他切。十七部。
瘥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87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22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7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14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9頁,第2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81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45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85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9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2頁,第2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9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32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679頁【補遺】第1714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03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57頁【崇文】第262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1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69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35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