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字概述
〔狂〕字拼音是(kuáng),部首是犭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犭、王”,五行属木。
〔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狗发疯。
〔狂〕字仓颉码是KHMG,五笔是QTGG,四角号码是41214,郑码是QMC,中文电码是3693,区位码是3181。
〔狂〕字的UNICODE是U+72C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378,UTF-32:000072C2,UTF-8:E7 8B 82。
〔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811,属常用字。
〔狂〕字异体字是呈、忹、狅、𢙌、𢚇、𤝵、𤝶、𤞇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92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07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60頁,第18字
音《廣韻》:巨王切;《集韻》:渠王切,𡘋音軖。《廣韻》:病也。心不能審得失之地,則謂之狂。《書・微子》:我其發出狂。【疏】狂生於心,而出於外。應璩《詩》云積念發狂癡,此其事也。
义又,《書・洪範》:曰狂,恆風若。【疏】鄭康成以狂爲倨慢,以對不敬,故爲慢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一曰躁也。《詩・鄘風》:衆穉且狂。【傳】是乃衆幼穉且狂,進取一槩之義。【疏】《論語》云狂者進取,仰法古例,不顧時俗,是進取一槩之義。《論語》: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蕩。
义又,《詩・鄭風》:不見子都,乃見狂且。【傳】狂,狂人也。【疏】都是美好,狂是𨢄惡。
义又,鳥名。《爾雅・釋鳥》:狂,茅鴟。【註】今鶂鴟也,似鷹而白。【疏】茅鴟,一名狂。〇【按】《廣韻》作鵟。又,《爾雅・釋鳥》:狂,㝱鳥。【疏】㝱鳥,一名狂。《山海經》:栗廣之野有五彩之鳥,有冠,名曰狂鳥。〇【按】《集韻》作鵟,亦作𨿗。
义又,山水名。《山海經》:狂山無草木,冬夏有雪,狂水出焉,西流,注于浮水。又,大𩇵之山,狂水出焉,西南流,注于伊水。【註】〈國名記〉㊟〔記為紀之訛,〈國名記〉當作〈國名紀〉〕云狂水逕綸氏城,在今南陽。
音又,《集韻》本作𤝵。《說文》狾犬也。或作𤝶、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渠放切;《集韻》:具放切,𡘋音誆。《廣韻》:狂,輒爲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古况切,音誑 —— 惑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局縛切,音戄 —— 狂狂,犬走貌。
注解
〔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狂〕字拼音是ku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王。
〔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狗发疯。
〔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áng] ⑴ 本称狗发疯,后亦指人精神失常⑵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⑶ 气势猛烈,超出常度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巨王切頁碼第331頁,第8字續丁孫
𤝵
異體狂、𤝶、𢙌
狾犬也。从犬𡉚聲。
𢚇
異體忹
古文从心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倦匡反頁碼第811頁,第6行,第1字述
狾犬也。從犬𡉚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11頁,第6行,第2字述
古文從心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巨王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903頁,第4字許惟賢第831頁,第10字
狾犬也。
段注二篆爲轉注。叚借之爲人病之偁。
从犬。𡉚聲。
段注巨王切。十部。
古文从心。
段注按此字當从古文作。小篆變爲从犬。非也。
白话解释
狂,疯狗。字形采用“犬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至篆文字形皆為從犬、?聲。「犬」為狗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犬有關;「?」為屮立土上,義為草木蓬勃生長,引申為不受限制約束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聲符「?」,戰國秦系文字省作「」、隸書省作「主」、楷書再省作「王」,已不見聲符示義之結構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狂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52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24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2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22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92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19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2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85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091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58頁,第1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09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39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803頁【補遺】第1749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626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50頁【崇文】第33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6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608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37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