燣字详情

𭗱

lánㄌㄢˊ

火部

17画

13

17画 (燣)

左右结构

FYWD

UOJM

90894

U 71E3

OYLT

点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燣字概述

〔燣〕字拼音是(lán),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火、稟”。

〔燣〕字仓颉码是FYWD,五笔是OYLT,四角号码是90894,郑码是UOJM

〔燣〕字的UNICODE是U+71E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155,UTF-32:000071E3,UTF-8:E7 87 A3。

〔燣〕字异体字是𤒢

汉字解释

lánㄌㄢˊ

基本解释

焦黄色。
炒。
热:“其味不毒,而其气不~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33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684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635頁,第5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盧惑切,音壈。玉篇》:黃色。廣韻》:黃焦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00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6頁,第39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盧惑切,音壈

謹照原文改盧感切。

注解

〔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燣〕字拼音是l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稟

〔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án] ⑴ 焦黄色。⑵ 炒。⑶ 热:“其味不毒,而其气不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