挹字详情
挹
挹字概述
〔挹〕字拼音是(yì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邑”,五行属木。
〔挹〕字仓颉码是QRAU,五笔是RKCN,四角号码是56017,郑码是DJYI,中文电码是2184,区位码是6258。
〔挹〕字的UNICODE是U+63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401,UTF-32:00006339,UTF-8:E6 8C B9。
〔挹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418。
〔挹〕字异体字是𨙰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32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32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78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:於汲切;《集韻》:乙及切,𡘋音邑。《說文》:抒也。《廣韻》:酌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維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漿。又,〈大雅〉: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兹。
音又,《唐韻》:伊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一入切,𡘋音揖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通揖。《荀子・議兵篇》:湯武之誅桀紂,拱挹指麾。
义又,通抑。《後漢・光武帝紀》:情存損挹,推而不居。《荀子・宥坐篇》:挹而損之。【註】挹,退也。
注解
〔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挹〕字拼音是y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邑。
〔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舀,把液体盛出来⑵ 拉。⑶ 古同“抑”,抑制,谦退。⑷ 古同“揖”,作揖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於汲切頁碼第405頁,第7字續丁孫
挹
抒也。从手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伊溼反頁碼第972頁,第3行,第3字述
抒也。從手邑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從上酌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於汲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416頁,第7字許惟賢第1050頁,第9字
抒也。
段注《大雅》曰:泂酌彼行潦。挹彼注茲。
从手。邑聲。
段注於汲切。七部。
挹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00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22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3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80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65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81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96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6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8頁,第2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1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35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886頁【補遺】第1781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58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56頁【崇文】第422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4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8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21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