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字详情

sǎoㄙㄠˇsàoㄙㄠˋ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扌部

6画

3

12画 (掃)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QSM

DXB

57070

2217

4108

U 626B

RVG

横、竖钩、提、横折、横、横

扫字概述

〔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ǎo、sào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6画

〔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𫜹”或“扌、彐”,五行属金。

〔扫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手,从帚。手拿扫帚表示打扫。本义是打扫。

〔扫〕字仓颉码是QSM,五笔是RVG,四角号码是57070,郑码是DXB,中文电码是2217,区位码是4108

〔扫〕字的UNICODE是U+626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195,UTF-32:0000626B,UTF-8:E6 89 AB。

〔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365,属常用字

〔扫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sǎoㄙㄠˇ

基本解释

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。~地。
清除,消灭。~雷。~盲。~荡。一~而空。
全,尽,尽其所有。~数( shù )。
低落,丧失。~兴( xìng )。
描画。~描。~眉。
迅速横掠而过。~射。~视。
结束,了结。~尾。
祭奠。~墓。祭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会意。从手,从帚。手拿扫帚表示打扫。本义:打扫。
2.同本义。
clean up; sweep;
埽,弃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字亦作掃。埽,除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。 —— 《周礼·隶仆》子有廷内,弗洒弗扫。 —— 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 —— 唐· 杜甫《客至》
扫径(清洁路径);扫尘(扫去尘垢;比喻扫荡残敌,平定乱事);扫脑儿(秃子);扫道(踩出来的路);扫桃(扫面子);扫花以待(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);扫眉才子(指有文才的女子)
3.掠过。
sweep away;
千骑飚扫,万乘雷奔。 —— 李白《大猎赋》
扫望(扫视);扫射
4.清除,消灭。
eliminate;
扫项军于 垓下。 —— 张衡《东京赋》
扫白(除去白发);扫穴(清除巢穴);扫穴擒渠(扫荡巢穴,擒拿贼首);扫殄(消灭);扫清(平定廓清);扫定(平定):扫难(平定患难)
5.画,染。
paint;
淡扫蛾眉朝至尊。 —— 张祜《集灵台》
扫黛(画眉;用黛描画);扫眼(描眼)
6.祭扫。
sacrifice and renovate;
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,便祭扫也。 —— 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扫墓
7.飞快地书写。
write;
吾师醉后倚绳床,须臾扫尽数千张。 —— 李白《草书歌行》
形容词
1.尽,全部 。
total;
扫土(举境,全境);扫数(扫除。全部);扫境(倾其境内全力)
2.另见 sào。

2sàoㄙㄠˋ

基本解释

〔~帚〕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。

详细解释

1.掃 sào。
2.另见 sǎo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43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436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383頁,第14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蘇老切,音嫂 —— 弃也、拚除也。詩・大雅》:洒掃廷內。

又,鬧掃,髻名。三夢記》:鬧掃,猶盤雅墮馬之類也。唐《》云:還梳鬧掃學宮妝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蘇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先到切,𡘋音譟 —— 義同。論語》:當洒掃應對進退,則可矣。

本作埽。又,與騷通。別詳土部,馬部。

注解

〔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ǎo、s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帚

〔掃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手,从帚。手拿掃帚表示打掃。本义是打掃。

〔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ǎo] ⑴ 拿笤帚等除去塵土或垃圾⑵ 清除,消滅⑶ 全,盡,盡其所有⑷ 低落,喪失⑸ 描畫⑹ 迅速橫掠而過⑺ 結束,了結⑻ 祭奠 [sào] ⑴ 〔~帚〕以竹枝等紮成的掃地用具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穌老切頁碼454頁,第3

埽棄也。从土从帚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會意。帚亦聲。」按:字亦作「掃」。今「掃除」字通作「掃」,而「埽」專用為「埽工」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思討反頁碼1067頁,第1行,第2

埽棄也。從土帚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穌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746頁,第2許惟賢1193頁,第6

埽𡊅也。

段注𡊅各本譌棄。今正。此二篆爲轉注也。

从土帚。

段注會意。帚亦聲也。穌老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埽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99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1157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861頁
4說文校箋第603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538頁,第23字
6說文今釋第1997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34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69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6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58頁,第32字
11標注說文第579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477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3213頁【補遺】第17987頁
14通訓定聲第1018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95頁【崇文】第4777頁
16說文句讀第1976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228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249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