嫲字详情
嫲
嫲字概述
〔嫲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mā、má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女、麻”。
〔嫲〕字仓颉码是VIDD,五笔是VYSS86,VOSS98,四角号码是40494,郑码是ZMFF。
〔嫲〕字的UNICODE是U+5AF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282,UTF-32:00005AF2,UTF-8:E5 AB B2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嫲”,请参考“嬤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41頁,第2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72頁,第2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09頁,第33字
音《字彙》:忙果切,音麼 —— 俗呼母爲嬤嬤。
音俗字。嬤乃媽、𡡉之轉音。
注解
〔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嬤〕字拼音是m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麼。
〔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ó] ⑴ 〔嬤嬤〕①母親的俗稱。《改併四聲篇海•女部》引《俗字背篇》:“嬤,俗呼母親為嬤嬤也。”②老年婦女的通稱。元關漢卿《金綫池》第三折:“妾身張嬤嬤,這是李妗妗,這是閔大嫂。”又專指乳母。《紅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偏奶母李嬤嬤拄柺進來請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