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字详情

jiàㄐㄧㄚˋ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女部

13画

10

13画 (嫁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VJMO

ZMWG

43432

1268

2862

U 5AC1

VPEY 86 、 VPGE 98

撇点、撇、横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撇、捺

嫁字概述

〔嫁〕字拼音是(jià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女、家”,五行属木。

〔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家声。本义是女子出嫁。

〔嫁〕字仓颉码是VJMO,五笔是VPEY86,VPGE98,四角号码是43432,郑码是ZMWG,中文电码是1268,区位码是2862

〔嫁〕字的UNICODE是U+5AC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233,UTF-32:00005AC1,UTF-8:E5 AB 81。

〔嫁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3042,属常用字

〔嫁〕字反义词是,异体字是𧱌

汉字解释

jiàㄐㄧㄚˋ

基本解释

女子结婚。出~。~娶。再~。~奁。~妆。
〔~接〕把不同品种的两种植物接在一起,让它变种,达到提早结果、增加抗性、提高品种质量等目的。
把祸害、怨恨推到别人身上。~怨。~祸于人。~非(委过于人)。转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女,家声。本义:女子出嫁。
2.同本义(跟“”相对)。
girl gets married;
嫁,女适人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归妹。 —— 《易·序卦》。虞注:“嫁,归也。”子嫁反。 —— 《仪礼·丧服》。虞注:“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,行于士庶曰适人。”自彼殷商,来嫁于 周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共粉饰之,如嫁女床席。 ——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嫁杏(比喻婚期);嫁子(嫁出的女儿;孪生的女儿);嫁娶(嫁女与娶妇);嫁殇(男子未满十九岁而死,死后女子才嫁之为妻)
3.往,赴。
go;
列子居 郑圃四十年,人无识者,将嫁于卫。 —— 《列子·天瑞》
嫁怨(转怨于他人);嫁祸(将灾祸转移给他人);嫁罪(转移罪责);嫁名(假借名义);嫁非(委过)
4.卖;售。
sell;
以嫁之齐也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天饥岁荒,嫁妻卖子者,必是家也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六反》
5.嫁接 。
bud;
嫁李;嫁杏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633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268頁,第33

標點整理本: 第205頁,第26

廣韻》:古訝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迓切;《正韻》:居亞切,𡘋音駕。說文》:女適人也。一曰家也,故婦人謂嫁曰歸。揚子《方言》:自家而出,謂之嫁。禮・內則》:女子二十而嫁。〈曲禮〉:女子許嫁纓。【註】繫以纓,示有所繫屬也。周禮・地官》:媒氏禁夫嫁殤者。【註】謂以死而求夫也。

又,往也。列子・天瑞篇》:列子居鄭圃,四十年,人無識者,將嫁于衞。

又,推惡于人曰嫁。史記・趙世家》:平陽君豹曰:是欲嫁禍于趙也。
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42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3頁,第33

《周禮・地官》媒氏禁夫嫁殤者。〔註〕謂以死而求夫也。

謹照原文禁下省夫字。謂以死者求夫語出周禮訂義,謹將註字改訂義。而字改者字。

注解

〔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〔嫁〕字拼音是ji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家

〔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家声。本义是女子出嫁。

〔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à] ⑴ 女子结婚⑵ 〔~接〕把不同品种的两种植物接在一起,让它变种,达到提早结果、增加抗性、提高品种质量等目的。⑶ 把祸害、怨恨推到别人身上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古訝切頁碼411頁,第18

嫁女適人也。从女家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干乍反頁碼985頁,第2行,第1

嫁女適人。從女家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古訝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52頁,第5許惟賢1067頁,第2

嫁女適人也。

段注《白虎通》曰:嫁者,家也。婦人外成以出適人爲家。按自家而出謂之嫁。至夫之家曰歸。《喪服經》謂嫁於大夫曰嫁。適士庶人曰適。此析言之也。渾言之皆可曰適。皆可曰嫁。

从女。家聲。

段注古訝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嫁,女子从自家出来到婆家去跟新婚丈夫共同生活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家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女、家聲。篆文、楷書同。字從「女」為義符,表示此字與女子有關;從「家」為聲符,兼有表意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家」字本義為「居也」,就是家人居住的場所,女子以夫家為家,因此「嫁」就是女子嫁人,出居夫家,因此「嫁」從「家」聲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嫁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12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1041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778頁
4說文校箋第542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486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794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025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063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260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23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520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429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035頁【補遺】第17831頁
14通訓定聲第1794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072頁【崇文】第4285頁
16說文句讀第1767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754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135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