墮字详情
墮
墮字概述
〔墮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duò、huī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墮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隋、土”。
〔墮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土,隋聲。甲骨文字形,右邊是“阜”( 象陡坡 ),左邊是倒過來的“人”。會意。表示人從陡坡上掉下。本义是毀壞。
〔墮〕字仓颉码是NBG,五笔是BDAF,四角号码是74104,郑码是YGQB。
〔墮〕字的UNICODE是U+58A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702,UTF-32:000058AE,UTF-8:E5 A2 AE。
〔墮〕字异体字是堕、墯、陊、隋、隓、隳、𡓉、𥪹、𨼢、𨼰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57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39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71頁,第22字
音《廣韻》:徒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吐火切 —— 𡘋同「𡐦」,毀也。《說文》作隓,敗城既曰隓,亦作隓。《春秋》:墮郈、墮郕、墮費。賈誼〈過秦論〉:墮名城。《史記・高祖紀》:士卒墮指。
义又,釋氏團墮,言食墮在缽中也。梵言𭀀茶波。一曰濵茶夜。華言團,團者食團,謂行乞食也。
义又,與惰通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秋行春令,民氣解墮。《韓非子・五蠹篇》:侈而墮者貧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不敢怠墮。【註】墮,𡘋同「惰」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許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翾規切,𡘋音孈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他果切,音垛 —— 倭墮,髻也。
音又,叶丑呂切,音楮。韓愈〈元和聖德〉詩:衆樂驚作,轟豗融冶;紫燄噓呵,高靈下墮。冶音與。
注解
〔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墮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uò、hu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隋、土。
〔墮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土,隋聲。甲骨文字形,右邊是“阜”( 象陡坡 ),左邊是倒過來的“人”。會意。表示人從陡坡上掉下。本义是毀壞。
〔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uò] ⑴ 落,落下⑵ 古通“惰”,懈怠。㈡ [huī] ⑴ huī ㄏㄨㄟˉ 古通“隳”,毁坏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許規切、徒果切頁碼第480頁,第15字續丁孫
隓
敗城𨸏曰隓。从𨸏𢀡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𢀡字,蓋二左也。眾力左之,故从二左。今俗作隳,非是。
𡐦
篆文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隓,土塊掉落。『𱀋』當即『隓』之初文,从阜、从二土,會土从高處墮落之意。或加邑、田、山等,小篆聲化為『𢀡(左之複體)』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許規反頁碼第1120頁,第5行,第1字述
敗城𨸏曰隓。從𨸏𢀡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隳。」臣次立按:徐鉉曰:「《說文》無𢀡字。」葢二左也,衆力左之,故從二左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20頁,第6行,第1字述
篆文隓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許規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93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74頁,第2字
敗城𨸏曰隓。从𨸏。𢀡聲。
段注許書無𢀡字。葢或古有此文。或絫左爲聲。皆未可知。𡐦爲篆文,則隓爲古籒可知也。《山部》隓曰隓聲。《肉部》隋曰隓省聲。皆用此爲聲也。小篆隓作𡐦。隷變作墮。俗作隳。用墮爲𡹔落之義。用隳爲傾壞之義。習非成是。積習難反也。《虞書》曰:萬事墮哉。墮本敗城阜之偁。故其字从𨸏。引申爲凡阤壞之偁。許規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篆文。
段注小篆則从土,隋聲也。先古籒後小篆者,是亦先二後上之例也。曷爲不入𡐦於《土部》而隓爲重文也。其字本从𨸏。以壞𨸏爲義。而壞城次之。故入《𨸏部》而𡐦爲重文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敗城曰隓,隓落當作陊。
阤、墮、陊三字實一字。
隓落=陊落,
隓落字當作陊。隓,敗城也。
隓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51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29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1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41頁,第1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71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28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54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12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3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1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17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086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958頁【補遺】第1809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6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72頁【崇文】第50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02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945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599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814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1318頁,第5字 |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果切頁碼第480頁,第18字續丁孫
陊
落也。从𨸏多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墮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圖坐反頁碼第1120頁,第6行,第3字述
落也。從𨸏多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931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74頁,第5字
落也。
段注《艸部》曰:艸曰苓。木曰落。引申之,凡自上而下皆曰落。《石部》𥓊下曰:上摘山巖空靑珊瑚陊之。《吳都賦》曰:𥓊陊山谷。按今字叚墮爲陊。而叚陊爲阤。義雖略相近。而實本不同。《召南・毛傳》。盛極則隋落者梅也。又叚隋爲陊。
从𨸏。多聲。
段注徒果切。十七部。
陊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52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29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1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42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71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29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550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128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3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1頁,第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17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08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962頁【補遺】第1809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65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73頁【崇文】第50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02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945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815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318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