嗖字详情

sōuㄙㄡ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口部

12画

10

13画 (嗖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HXE

JNXS

67047

6418

U 55D6

KVHC 86 、 KEHC 98

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撇/横钩、捺

嗖字概述

〔嗖〕字拼音是(sōu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嗖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叟”,五行属金。

〔嗖〕字仓颉码是RHXE,五笔是KVHC86,KEHC98,四角号码是67047,郑码是JNXS,区位码是6418

〔嗖〕字的UNICODE是U+55D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974,UTF-32:000055D6,UTF-8:E5 97 96。

〔嗖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155

〔嗖〕字异体字是𠷃

汉字解释

sōuㄙㄡ

基本解释

象声词,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。箭~的一声射出去。

详细解释

象声词
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 。
whizz;
他们听到了一颗子弹嗖的一声从他们的头上飞过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69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202頁,第35

標點整理本: 第130頁,第30

玉篇》:所六切,音縮 —— 笑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所救切,音瘦 —— 驅鳥聲。或作𠷃

注解

〔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嗖〕字拼音是s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叟

〔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ōu] ⑴ 象声词,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