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字详情
啾
啾字概述
〔啾〕字拼音是(jiū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秋”,五行属木。
〔啾〕字仓颉码是RHDF,五笔是KTOY,四角号码是69080,郑码是JMUO,中文电码是0831,区位码是6417。
〔啾〕字的UNICODE是U+557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886,UTF-32:0000557E,UTF-8:E5 95 BE。
〔啾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154。
〔啾〕字异体字是噍、𠷘、𠿈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56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97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4頁,第3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卽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將由切,𡘋音遒。《說文》:小兒聲也。《廣韻》:啾唧,小聲。
义又,屈原〈離騷〉:鳴玉鸞之啾啾。【註】王逸云:啾啾,鳴聲。
音又,《集韻》與噍通。詳噍字註。或書作𠷘。
音又,字秋切,音酋 —— 小聲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莊交切,音巢 —— 小兒聲。或作𠿈。《楚辭・招隱士》:歲暮兮不自聊,蟪蛄鳴兮啾啾。
注解
〔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啾〕字拼音是ji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秋。
〔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ū] ⑴ 〔~~〕象声词,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,如“~~鸟鸣”。⑵ 〔~唧〕小声,如“秋虫~~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卽由切頁碼第40頁,第12字續丁孫
𠷘
異體啾
小兒聲也。从口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即由反頁碼第123頁,第3行,第2字述
小兒聲也。從口秋聲。
鍇注臣鍇按;《詩》曰:「鳳凰啾啾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卽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16頁,第3字許惟賢第95頁,第8字
小兒聲也。
段注《倉頡篇》。啾,眾聲也。《三年問》。啁噍之頃。此假噍爲啾也。
从口。秋聲。
段注卽由切。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悄悄說話之悄即啾字也。小聲曰啾,大聲曰喤(小兒泣聲)。
悄悄說話之悄即啾字也。小聲曰啾,大聲曰喤(小兒泣聲)
啾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3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2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2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5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5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3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42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0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0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091頁【補遺】第1629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7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0頁【崇文】第47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62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8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3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