啄字详情

zhuóㄓㄨㄛˊ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口部

11画

8

11画 (啄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MSO

JGS

61032

0793

5536

U 5544

KEYY 86 、 KGEY 98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点、撇、捺

啄字概述

〔啄〕字拼音是(zhuó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啄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豖”,五行属火。

〔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豖( chù )声。本义是鸟用嘴取食。

〔啄〕字仓颉码是RMSO,五笔是KEYY86,KGEY98,四角号码是61032,郑码是JGS,中文电码是0793,区位码是5536

〔啄〕字的UNICODE是U+554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828,UTF-32:00005544,UTF-8:E5 95 84。

〔啄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271,属常用字

〔啄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zhuóㄓㄨㄛˊ

基本解释

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。~食。~木鸟。鸡~米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口,豖( chù )声。本义:鸟用嘴取食。
2.同本义。
peck;
啄,鸟食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啄啮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谁家燕子啄春泥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檐牙高啄。 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径进以啄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3.又。
幸啄不中。
啄抱(禽鸟幼雏破壳而出);啄啄(禽鸟取食的样子);啄饮(啄食饮水);啄噪(啄食鸣叫);啄木。
4.用嘴理 。
preen;
啄毛。
5.敲击。
knock;
归来残月窥窗角,星初落,几回欲把朱扉啄,人知觉。 —— 潘必正《杨柳枝》
6.咬。
bite;
虎豹九关,啄害下人些。 —— 《楚辞·宋玉·招魂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50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94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122頁,第2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竹角切,音涿。說文》:鳥食也。廣韻》:鳥啄也。詩・小雅》:率場啄粟。戰國策》:俛啄蚉䖟而食之。集韻》:通作噣。韻會》:通作啅。

又,剝啄。韓愈〈剝啄行〉:剝剝啄啄,有客至門;我不出應,客去而

又,《廣韻》:丁木切;《集韻》:都木切,𡘋音豰 —— 義同。集韻》:咮也。易林》:鳧得出沒,喜笑自啄;毛羽悅澤,利以攻玉。

又,《廣韻》:啄木鳥。

又,《正韻》:職救切,音晝 —— 與咮、噣同。韓詩外傳》:鳥之美羽句啄者,鳥畏之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尻益高者,鶴俛啄也。【註】師古曰:啄音竹救反。

注解

〔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啄〕字拼音是zh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豖

〔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豖( chù )声。本义是鸟用嘴取食。

〔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ó] ⑴ 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竹角切頁碼45頁,第7

啄鳥食也。从口豖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輒角反頁碼135頁,第6行,第2

啄鳥食也。從口豖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丁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45頁,第1許惟賢109頁,第1

啄鳥食也。

段注鳥咮銳。食物似琢。《吳都賦》說水鳥曰:彫琢蔓藻。

从口。豖聲。

段注丁角切。三部。

白话解释

啄,鸟儿用鸟喙喫食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豖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口、豖聲。從口,以示敲擊物體的部位是嘴;豖聲,表示音讀,同時模擬鳥嘴啄物時的聲音。凡從豖聲的字如琢、諑、椓、?等字大多有敲擊的意思。楷書字形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啄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4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29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110頁
4說文校箋第61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53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86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34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85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9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60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46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2266頁【補遺】第16321頁
14通訓定聲第1520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135頁【崇文】第537頁
16說文句讀第176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144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46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