啁字详情

zhōuㄓㄡzhāoㄓㄠtiàoㄊㄧㄠ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口部

11画

8

11画 (啁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BGR

JLBJ

67020

0791

6390

U 5541

KMFK

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啁字概述

〔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hōu、zhāo、tiào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周”,五行属火。

〔啁〕字仓颉码是RBGR,五笔是KMFK,四角号码是67020,郑码是JLBJ,中文电码是0791,区位码是6390

〔啁〕字的UNICODE是U+554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825,UTF-32:00005541,UTF-8:E5 95 81。

〔啁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842

汉字解释

1zhōuㄓㄡ

基本解释

〔~啾〕形容鸟叫声。
〔~噍〕形容鸟叫声。

详细解释

象声词
1.形容鸟叫等各种声音 。
chirping;
“啁啁”:禽鸟鸣声;“啁唧”:鸟虫鸣声;“啁谑”:嘲谑。
2.另见 zhāo。

2zhāoㄓㄠ

基本解释

〔~哳〕形容声音杂乱细碎。

详细解释

另见 zhōu。

3tiàoㄊㄧㄠˋ

基本解释

调笑:“孙权性既滑稽,嘲~无方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50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94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122頁,第1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陟交切,音嘲。說文》:啁嘐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啁哳,鳥鳴也。詳前哳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與嘲謿通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與枚臯,郭舍人俱在,左右詼啁而已。【註】師古曰:啁與謿同,音竹交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都勞切,音刀 —— 嘐啁,語多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張流切,音輈。廣韻》:啁噍,鳥聲。禮・三年問》:至于燕雀,猶有啁噍之頃焉,然後乃能去之。

又,《集韻》:甾尤切,音鄒 —— 啁哳,鳥聲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他弔切,音糶 —— 㖸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徒弔切,音調 —— 義同。通作調。

注解

〔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ōu、zhāo、ti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周

〔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ōu] ⑴ 〔~啾〕形容鸟叫声。⑵ 〔~噍〕形容鸟叫声。 [zhāo] ⑴ 〔~哳〕形容声音杂乱细碎。 [tiào] ⑴ 调笑:“孙权性既滑稽,嘲~无方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陟交切頁碼43頁,第12

啁啁,嘐也。从口周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摘抄反頁碼130頁,第3行,第2

啁啁嘐也。從口周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陟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35頁,第2許惟賢104頁,第7

啁啁,

段注此複舉字未刪者。

嘐也。

段注《楚語》。鵾雞啁哳而悲鳴。啁,大聲。哳,小聲也。

从口。周聲。

段注陟交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《倉頡篇》。啁,調也。謂相戲調也。今人啁作嘲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啁戲。嘲,俗字。

此即調戲之正字,俗作嘲,不正之言也。

即調戲之調字,亦即不正之言也。俗作嘲。

啁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0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122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106頁
4說文校箋第57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50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176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2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81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2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2頁,第32字
11標注說文第56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44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206頁【補遺】第16315頁
14通訓定聲第101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30頁【崇文】第517頁
16說文句讀第166頁
17章授筆記第67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113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140頁,第1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