侸字详情

𭗱

shùㄕㄨˋdōuㄉㄡ

亻部

9画

7

9画 (侸)

左右结构

OMRT

NAJU

21218

U 4FB8

WGKU

撇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横

侸字概述

〔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ù、dōu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侸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豆”。

〔侸〕字仓颉码是OMRT,五笔是WGKU,四角号码是21218,郑码是NAJU

〔侸〕字的UNICODE是U+4FB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408,UTF-32:00004FB8,UTF-8:E4 BE B8。

〔侸〕字异体字是𠍄

汉字解释

1shùㄕㄨˋ

基本解释

shù ㄕㄨˋ 古同“”。

2dōuㄉㄡ

基本解释

dōu ㄉㄡˉ 〔佔( diān )~〕见“佔2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8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28頁,第13

集韻》:殊遇切,讀若樹。說文》:立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當侯切,讀若兜 —— 佔侸,極疲。一曰僂侸,下垂。或作俹,亦作尌。

注解

〔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ù、d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豆

〔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ù] ⑴ shù ㄕㄨˋ 古同“树”。 [dōu] ⑴ dōu ㄉㄡˉ 〔佔( diān )~〕见“佔2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常句切頁碼261頁,第23

侸立也。从人豆聲。讀若樹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按:侸,《玉篇》作𠊪,云:今作樹。《廣韻》曰:𠊪同尌。蓋樹行而侸、尌、豎廢,並𠊪亦廢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韶乳反頁碼671頁,第6行,第1

侸立也。從人豆聲。讀若樹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人相樹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常句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491頁,第2許惟賢654頁,第12

侸立也。

段注《十篇》曰:立,侸也。與此爲互訓。今本立下改爲住也。則不可通矣。侸讀若樹。與尌豎音義同。不當作住。今俗用住字。乃駐逗二字之俗。非侸字之俗也。

从人。豆聲。讀若樹。

段注常句切。古音在四部。按侸《玉篇》作𠊪。云今作樹。《廣韵》曰:𠊪同尌。葢樹行而侸尌豎廢。幷𠊪亦廢矣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豈、豎,侸多有立意,即豆之本義亦有立義,尌、樹亦有立義。今往駐字《說文》當作侸,逗留之逗當作豆。

侸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14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657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501頁
4說文校箋第332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315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139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94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026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682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203頁,第33字
11標注說文第326頁,第19字
12說文注箋第268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8059頁【補遺】第17201頁
14通訓定聲第1392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691頁【崇文】第2761頁
16說文句讀第1069頁
17章授筆記第335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39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770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