乂字概述
〔乂〕字拼音是(yì),部首是丿部,总笔画是2画,是独体字。
〔乂〕字是嵌套结构,可拆字为“丿、乀”。
〔乂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丿从乂相交。又作“刈”。本义是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。
〔乂〕字仓颉码是K,五笔是QTY86,RTY98,四角号码是40000,郑码是OS,中文电码是0034。
〔乂〕字的UNICODE是U+4E4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034,UTF-32:00004E42,UTF-8:E4 B9 82。
〔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3501。
〔乂〕字异体字是䢃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丿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71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1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頁,第13字
音《廣韻》:魚肺切;《集韻》:魚刈切,𡘋音刈。《說文》:芟草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治也。《書・堯典》:有能俾乂。通作䢃。
义又,賢才之稱。《書・臯陶謨》:俊乂在官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牛蓋切,音艾 —— 懲創也。或作㣻。
义通作刈艾。
注解
〔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丿部。
〔乂〕字拼音是yì,嵌套结构。
〔乂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丿从乂相交。又作“刈”。本义是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。
〔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治理,安定⑵ 贤才⑶ 割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魚廢切頁碼第419頁,第7字續丁孫
乂
芟艸也。从丿从乀,相交。
刈
乂或从刀。
附注丁山《殷商氏族方國志》以為甲骨文,「象剪刀形。《詩・葛覃》『是刈是濩』,《大戴禮・用兵》『以刈百姓』之刈,皆當如盧辯注云:『剪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偶喙反頁碼第1003頁,第3行,第1字述
芟艸也。從丿、乀相交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象刈草之刀形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03頁,第3行,第2字述
乂或從刀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魚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50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90頁,第5字
芟艸也。
段注《艸部》曰:芟,㐅艸也。二篆爲轉注。《周南》曰:是刈是濩。《周頌》曰:奄觀銍艾。艾者,㐅之叚借字。銍者,所以㐅也。《禾部》曰:穫,㐅穀也。是則芟艸穫穀總謂之㐅。《鄭箋》詩云:芟末曰艾。《刀部》有𠛎。《金部》有鎌,有鍥。所以芟艸也。銍則穫禾短鎌也。引申之,㐅訓治也。見諸經傳。許《辟部》云:䢃,治也。引《唐書》有能俾䢃。則䢃爲正字。
从丿乀相交。
段注象左右去之會意也。魚廢切。十五部。
乂或从刀。
段注乂者,必用𠛎鎌之屬也。
乂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30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6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9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56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98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42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10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21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662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1頁,第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34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38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289頁【補遺】第1785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83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96頁【崇文】第43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13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855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909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63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