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字详情
真
真字概述
〔真〕字拼音是(zhēn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真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直、八”或“十、具”,五行属金。
〔真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华( huà ),从目,从乚( yǐn ),从八。《说文》:“仙人变形而登天也。”匕,变化。目,眼睛。乚,隐藏。八,乘载的工具。本义是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。
〔真〕字仓颉码是JBMC,五笔是FHWU,四角号码是40801,郑码是EDLO,中文电码是4176,区位码是5370。
〔真〕字的UNICODE是U+771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495,UTF-32:0000771F,UTF-8:E7 9C 9F。
〔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832,属常用字。
〔真〕字的近义词是实,反义词是伪、假,异体字是眞、𠤤、𡙊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2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05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62頁,第1字
义同上(同「眞」)。俗字。
注解
〔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真〕字拼音是zhēn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十、具。
〔真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华( huà ),从目,从乚( yǐn ),从八。《说文》:“仙人变形而登天也。”匕,变化。目,眼睛。乚,隐藏。八,乘载的工具。本义是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。
〔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ēn] ⑴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,与“假”、“伪”相对⑵ 确实,的确⑶ 清楚,显明⑷ 本性,本原⑸ 人的肖像⑹ 汉字的楷书⑺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側鄰切頁碼第266頁,第17字續丁孫
眞
異體真
僊人變形而登天也。从𠤎从目从𠃊。𠃊音隱。八,所乘載也。
𠤛
古文眞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真,《說文》釋為『僊人變形而登天』,何琳儀以為『珍』之初文。『真』字當从貝,𠂈(殄)聲,下所从『⚫(丁)』,或亦聲符。真盤『⚫』形訛為『丌』,石鼓文以下秦漢文字承此形。戰國文字『貝』形或訛為『鼎』、或訛為『目』,其上部之『𠂈』亦訛變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止鄰反頁碼第684頁,第1行,第2字述
仙人變形而登天也。從𠤎、目、𠃊。𠃊,隱字也;八,所以乘載之。
鍇注臣鍇曰:「通論僃矣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84頁,第2行,第1字述
古文眞字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亦所乘載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側鄰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535頁,第1字許惟賢第673頁,第6字
僊人變形而登天也。
段注此眞之本義也。《經典》但言誠實。無言眞實者。諸子百家乃有眞字耳。然其字古矣。古文作𠤛。非《倉頡》以前已有眞人乎。引伸爲眞誠。凡稹鎭瞋謓䐜塡窴闐嗔滇鬒瑱𦗁愼字皆以眞爲聲。多取充實之意。其顚槇字以頂爲義者,亦充實上𦫵之意也。愼字今訓謹。古則訓誠。《小雅》愼爾優游,予愼無罪傳皆云:誠也。又愼爾言也,《大雅》考愼其相箋皆云:誠也。愼訓誠者,其字从眞。人必誠而後敬。不誠未有能敬者也。敬者愼之弟二義。誠者愼之弟一義。學者沿其流而不溯其原矣。故若詩傳,箋所說諸愼字,謂卽眞之假借字可也。
从𠤎目𠃊。
段注變形故从𠤎目。獨言目者,道書云養生之道,耳目爲先。耳目爲尋眞之梯級。韋昭云:偓佺方眼。𠃊,匿也。讀若隱。仙人能隱形也。
八,
段注謂篆體之下也。
所㠯乗載之。
段注八者,丌之省。下基也。《抱朴子》曰:乘蹻可以周流天下。蹻道有三。一曰龍蹻。二曰氣蹻。三曰鹿盧蹻。蹻去喬切。眞从四字會意。側鄰切。十二部。
古文眞。
段注《汗𥳑》作𠤛。
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24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73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1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43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23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70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9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11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29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8頁,第1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35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66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243頁【補遺】第1723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7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07頁【崇文】第282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97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643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346頁,第5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442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786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