䝤字详情

𭗱

lǎoㄌㄠˇliáoㄌㄧㄠˊ

豸部

19画

12

19画 (䝤)

左右结构

BHKCF

PQKK

24296

U 4764

EEDI 86 、 EDUI 98

䝤字概述

〔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lǎo、liáo),部首是豸部,总笔画是19画

〔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豸、尞”。

〔䝤〕字仓颉码是BHKCF,五笔是EEDI86,EDUI98,四角号码是24296,郑码是PQKK

〔䝤〕字的UNICODE是U+476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8276,UTF-32:00004764,UTF-8:E4 9D A4。

〔䝤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lǎoㄌㄠˇ

基本解释

古称西南少数民族。

2liáoㄌㄧㄠˊ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夜猎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79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203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1180頁,第1

廣韻》:盧皓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魯皓切,𡘋音老 —— 西南夷名。集韻》或作獠。

又,《廣韻》:張狡切;《集韻》:竹狡切,𡘋嘲上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憐蕭切,音聊 —— 宵田爲𤢸𤢸亦作䝤。

注解

〔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豸部

〔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ǎo、l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豸、尞

〔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ǎo] ⑴ 古称西南少数民族。 [liáo] ⑴ 同“獠”。夜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