𫔁字概述
〔𫔁〕字拼音是(fén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贲”。
〔𫔁〕字仓颉码是OPJTO,五笔是QFAM,郑码是PWAO。
〔𫔁〕字的UNICODE是U+2B50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C,10进制: 177409,UTF-32:0002B501,UTF-8:F0 AB 94 81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𫔁”,请参考“鐼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6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23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12頁,第13字
音《唐韻》:火運切;《集韻》:吁運切,𡘋音訓。《說文》:鐵屬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符分切,音文。又,《類篇》:許云切,音薰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逋昆切,音奔 —— 平木器。或从奔作錛。〇【按】《字彙》从賁,列十二畫,非。今改正。
注解
〔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鐼〕字拼音是fé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賁。
〔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én] ⑴ 一种铁。⑵ 佛教用具,小钵:“钵里盛饭,~里盛羹。”⑶ 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