䑏字概述
〔䑏〕字拼音是(quá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⺼、雚”。
〔䑏〕字仓颉码是BTRG,五笔是EAKY,四角号码是74215,郑码是QEJN。
〔䑏〕字的UNICODE是U+444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487,UTF-32:0000444F,UTF-8:E4 91 8F。
〔䑏〕字异体字是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huān。[~疏]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,形状象马, 长有一只角。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88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8頁,第2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65頁,第16字
音《廣韻》:巨員切,音權 —— 䑏𦝢,𨢄貌。《博雅》:䑏,𨢄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呼官切,音歡 —— 獸名。《山海經》:帶山有獸焉,其狀如馬,一角有錯,其名曰䑏疏。【註】音歡 —— 䑏疏,一角馬也。
注解
〔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䑏〕字拼音是q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