𨒖字详情

𭗱

𨒖

yíngㄧㄥˊ

辶部

8画

5

11画 (迎)

左下包围结构

YHLL

WRMY

U 28496

QTBP

𨒖字概述

𨒖〕字拼音是(yíng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8画

𨒖〕字是左下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卯”。

𨒖〕字仓颉码是YHLL,五笔是QTBP,郑码是WRMY

𨒖〕字的UNICODE是U+2849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5014,UTF-32:00028496,UTF-8:F0 A8 92 96。

𨒖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𨒖

yíngㄧㄥˊ
” 的讹字。中国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𨒖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04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4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237頁,第33

唐韻》:語京切;《集韻》:魚京切;《韻會》:疑京切,𡘋𠆻說文》:逢也。增韻》:逆也、迓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自關而東曰逆,自關而西曰迎。淮南子・覽㝠訓》:不將不迎。【註】將,送也。迎,接也。不隨物而往,不先物而動也。

又,逆數也。史記・五帝紀》:迎日推策。【註】逆,數之也。日月朔望,未來而推之,故曰迎日。

又,《廣韻》:魚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魚慶切,𡘋𠆻去聲。正韻》:凡物來而接之,則平聲。物未來而往迓之,則去聲。詩・大雅》:親迎于渭。

又,叶吾郎切,音昂。史記・龜筴傳》:理達于理,文相錯迎。使工召之,所言盡當。

又,叶元具切,音遇。屈原〈離騷〉:百神翳其備降兮,九嶷𦆯𡘋迎;皇剡剡其揚靈兮,吿余以吉故。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1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2頁,第32

《史記・龜筴傳》理達于理,文相錯迎。使工召之,所言盡當。

謹照原文召之改占之。

注解

〔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迎〕字拼音是yí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卬

〔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。本义是遇,相逢。

〔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íng] ⑴ 接⑵ 面对着,冲着⑶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