𧳜字概述
〔𧳜〕字拼音是(zhǒu),部首是豸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𧳜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豸、周”。
〔𧳜〕字仓颉码是BHBGR,五笔是EEMK,郑码是PQBJ。
〔𧳜〕字的UNICODE是U+27CD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3036,UTF-32:00027CDC,UTF-8:F0 A7 B3 9C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zhǒu。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, 大如驴,形状像猴, 善爬树。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76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02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78頁,第19字
音《廣韻》:之九切;《集韻》:止酉切,𡘋音帚。《玉篇》:猛獸。《神異經》:𧳜,西方獸名,大如驢,狀如猴,善緣木,純牝無牡,羣居要路,執男子合之而孕,十月生𤢓。李時珍曰:貜無牝,𧳜無牡,此牝、牡相反。
注解
〔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豸部。
〔𧳜〕字拼音是zhǒ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豸、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