㭤字概述
〔㭤〕字拼音是(niǎo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鸟”。
〔㭤〕字仓颉码是DPYM,五笔是SQYG86,SQGG98,四角号码是47927,郑码是FRZ。
〔㭤〕字的UNICODE是U+3B6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204,UTF-32:00003B64,UTF-8:E3 AD A4。
〔㭤〕字异体字是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㭤”,请参考“樢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313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51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97頁,第5字
义《集韻》同「蔦」。
音又,莫卜切,音木 —— 鳥名。
注解
〔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樢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iǎo、m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鳥。
〔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iǎo] ⑴ 古同“茑”,一种小树,茎能攀缘在别的树上:“兄弟与甥舅,~与女萝性。”㈡ [mù] ⑴ 鹧鸪。⑵ 日本宫舍门外悬榜用的木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