𥅉字详情

𭗱

𥅉

méiㄇㄟˊ

目部

10画

5

9画 (眉)

上下结构

HABU

NLBL

U 25149

TJHF

𥅉字概述

𥅉〕字拼音是(méi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0画

𥅉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丿、冒”。

𥅉〕字仓颉码是HABU,五笔是TJHF,郑码是NLBL

𥅉〕字的UNICODE是U+2514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1881,UTF-32:00025149,UTF-8:F0 A5 85 89。

𥅉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𥅉

méiㄇㄟˊ
拼音méi。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𥅉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20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803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760頁,第1

唐韻》:武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𥄐悲切,𡘋音麋。說文》:目上毛也。釋名》:媚也。有嫵媚也。春秋元命包》:天有攝提,人有兩眉,爲人表𠋫,陽立于二,故眉長二寸。【註】攝提二星頗曲,人眉似之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東齊謂老曰眉。【郭璞註】言秀眉也。詩・豳風》:爲此春酒,以介眉壽。【註】豪眉也。

又,渠眉,玉飾之溝瑑也。周禮・春官・典瑞》:駔圭璋,璧琮,琥璜之渠眉。

又,井邊地曰眉。前漢・游俠傳》:揚雄酒箴曰:觀瓶之居,居井之眉。【註】若人目上之有眉也。

又,姓。宋眉壽,明眉旭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麋。大戴禮・主言篇》:孔子愀然揚麋。荀子・非相篇》:伊尹之狀,面無須麋。

又,通作嵋。峨嵋山,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,兩山相對如蛾眉。

又,州名。魏置眉州,因峨眉山爲名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本作睂,从目,象睂之形。上象額理也。【徐曰】仌,頟理也。指事。隸作眉,《字彙補》又作𥅕𥇮,非。

注解

〔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眉〕字拼音是mé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𠃜、目

〔眉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,小篆字形。象目上毛形。本义是眉毛。

〔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éi] ⑴ 眼上额下的毛⑵ 书页上端的空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