㬊字概述
〔㬊〕字拼音是(huǎn),部首是日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㬊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日、爰”。
〔㬊〕字仓颉码是ABME,五笔是JEFC86,JEGC98,四角号码是60407,郑码是KPGX。
〔㬊〕字的UNICODE是U+3B0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114,UTF-32:00003B0A,UTF-8:E3 AC 8A。
〔㬊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520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88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98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44頁,第35字
音《廣韻》:胡管切;《集韻》:戸管切,𡘋音緩。《玉篇》:明也。
义又,姓。《姓氏急就篇》:晉中郎將㬊淸,宋朱子門人㬊淵。
注解
〔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。
〔㬊〕字拼音是hu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爰。
〔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ăn] ⑴ 明。《玉篇•日部》:“㬊,明也。”⑵ 姓。《廣韻•緩韻》:“㬊,姓。”《通志•氏族略五》:“㬊氏,晋有西中郎將㬊清。又甯州刺史㬊静。望出荆州。今江陵多此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