𤈺字概述
〔𤈺〕字拼音是(yíng),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𤈺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炏、凡”。
〔𤈺〕字仓颉码是FFHNI,五笔是OOMY,郑码是UOUQ。
〔𤈺〕字的UNICODE是U+2423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8026,UTF-32:0002423A,UTF-8:F0 A4 88 BA。
〔𤈺〕字异体字是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中国人名用字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𤈺”,请参考“煢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17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77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27頁,第22字
音《唐韻》:渠營切;《集韻》:葵營切,𡘋音瓊。《說文》:回疾也。从卂,營省聲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單也、無兄弟也、無所依也。或作惸嬛。《廣韻》:獨也。同「焭」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憂思也。《左傳・哀十六年》:煢煢余在疚。
义亦作㷀。《孟子》:《詩》云:哿矣富人,哀此㷀獨。〇【按】《詩・小雅》今本作惸。
注解
〔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煢〕字拼音是qió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𤇾、卂。
〔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óng] ⑴ 鳥回轉疾飛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煢,回疾也。”⑵ 憂愁。《玉篇•部》:“煢,憂思也。”⑶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如:“煢煢”、“煢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