㥫字概述
〔㥫〕字拼音是(dūn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亯”。
〔㥫〕字仓颉码是PYRA,五笔是NYJG,四角号码是90066,郑码是USJK。
〔㥫〕字的UNICODE是U+396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4699,UTF-32:0000396B,UTF-8:E3 A5 AB。
〔㥫〕字异体字是惇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㥫”,请参考“惇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3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90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34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都昆切,音敦。《說文》:厚也。本作𢤈。从心,𦎧聲。今作惇。《書・舜典》:惇德允元。【註】厚也。《禮・內則》:皆有惇史。【註】史之孝厚者也、非官名也。
义又,通作敦。《毛傳》:厚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勉也。【疏】厚相勉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章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朱倫切,𡘋音諄。《廣韻》:心實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殊倫切,音純 —— 亦厚也。《禮・樂記》:樂者敦和。【註】作惇,音純 —— 通作醇。
注解
〔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惇〕字拼音是d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享。
〔惇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敦厚,笃实。
〔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ūn] ⑴ 敦厚⑵ 劝勉,勤勉⑶ 推崇,尊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