𣅯字详情

𭗱

𣅯

zhòuㄓㄡˋ

日部

8画

4

11画 (晝)

上中下结构

MLLM

BDKK

U 2316F

GJJG

𣅯字概述

𣅯〕字拼音是(zhòu),部首是日部,总笔画是8画

𣅯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工、旧”。

𣅯〕字仓颉码是MLLM,五笔是GJJG,郑码是BDKK

𣅯〕字的UNICODE是U+2316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3727,UTF-32:0002316F,UTF-8:F0 A3 85 AF。

𣅯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𣅯

zhòuㄓㄡ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𣅯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82頁,第18

同文書局本: 第495頁,第43

標點整理本: 第441頁,第43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陟救切,音呪。說文》:日之出入,與夜爲界。从畫省,从日。易・晉卦》:晝日三接。

又,地名。孟子》:三宿,而後出晝。

又,姓。風俗通》:晝邑大夫之後,因氏焉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株遇切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衞尉八屯,警夜巡晝;植鎩懸瞂,用戒不虞。虞去聲。

注解

〔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

〔晝〕字拼音是zh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󰒆、旦

〔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òu] ⑴ 白天,从日岀到日落的时间。《説文•畫部》:“晝,日之出入,與夜為界。”《廣雅•釋詁四》:“晝,明也。”⑵ 地名。春秋时齐邑。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北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三宿而後出晝,是何濡滯也。”⑶ 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三》:“晝氏,《風俗通》:‘齊大夫食采晝邑,因氏焉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