𢿝字详情

𭗱

𢿝

qièㄑㄧㄝˋ

攴部

15画

11

15画 (𢿑)22画 (竊)

左右结构

YBYE

IDIX

U 22FDD

HMWC

𢿝字概述

𢿝〕字拼音是(qiè),部首是攴部,总笔画是15画

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𠔿、冂、厶、攴”或“𥜽、攴”。

𢿝〕字仓颉码是YBYE,五笔是HMWC,郑码是IDIX

𢿝〕字的UNICODE是U+22FD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3325,UTF-32:00022FDD,UTF-8:F0 A2 BF 9D。

𢿝〕字异体字是𢿑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𢿝

qièㄑㄧㄝˋ
拼音qiè。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35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475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423頁,第2

字彙補》:古文竊字。註詳穴部十七畫。

注解

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

𢿑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禼、攴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79頁,第18

同文書局本: 第870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832頁,第27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千結切,音切 —— 盜也。集韻》:盜自中出曰竊。書・微子》:殷民攘竊神祇之犧牷牲。【傳】往盜曰竊。春秋・定八年》:盜竊寶玉大弓。史記・叔孫通傳》:䑕竊狗盜。博雅》:竊,取也。

又,私也。論語》:竊比於我老彭。孟子》:竊負而逃。前漢・公孫弘傳》:尚竊遲之。

又,非所據而據亦曰竊。論語》:臧文仲其竊位者與。【疏】知賢不舉,偸安於位,故曰竊位。

又,竊竊,猶察察。莊子・齊物論》:竊竊然知之。【註】猶察察也。

又,鳥名。爾雅・釋鳥》:桑鳸,竊脂。【疏】桑鳸一名竊脂,好盜脂膏,因名。

又,淺也。轉注古音略》:竊,卽古淺字。九扈中,竊𤣥,淺黑也;竊藍,淺靑也;竊黃,淺黃也;竊丹,淺赤也 —— 四色皆具,則竊脂亦淺白也。爾雅・釋獸》:虎竊毛謂之虦貓。【疏】虎之淺毛者,別名虦貓。

又,叶七計切,音砌。王筠詩:寶地恣憑陵,神樂忽侵竊;猛將窮奮擊,勇夫貪搏噬。

注解

〔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

〔竊〕字拼音是q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釆、𥜽

〔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è] ⑴ 偷盜⑵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⑶ 私自,暗中⑷ 謙辭,指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