㜸字概述
〔㜸〕字拼音是(niè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20画。
〔㜸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薛、女”。
〔㜸〕字仓颉码是TJV,五笔是AWNV86,ATNV98,四角号码是44404,郑码是EMSZ。
〔㜸〕字的UNICODE是U+373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4136,UTF-32:00003738,UTF-8:E3 9C B8。
〔㜸〕字异体字是孼、孽、蠥、𦽚、𦽵、𦾦、𦾨、𫲕、𫲖、𫲖、𭒯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45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74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11頁,第25字
义《正字通》:俗孼字,凡孼子婢妾,皆謂之𫲕。
义又,妖𫲕。《說文》:衣服、草木、歌謠之怪,謂之妖;禽獸、蟲蝗之怪,謂之𫲕。亦作蠥。
注解
〔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㜸〕字拼音是n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薛、女。
〔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iè] ⑴ 同“孽”。《漢書•賈誼傳》:“天子之后以緣其領,庶人㜸妾緣其履:此臣所謂舛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