𢊏字详情

𭗱

𢊏

chèㄔㄜˋ

广部

13画

10

12画 (掣)

半包围结构

IQHQ

TGYM

U 2228F

YDHR

𢊏字概述

𢊏〕字拼音是(chè),部首是广部,总笔画是13画

𢊏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广、挈”。

𢊏〕字仓颉码是IQHQ,五笔是YDHR,郑码是TGYM

𢊏〕字的UNICODE是U+2228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9919,UTF-32:0002228F,UTF-8:F0 A2 8A 8F。

𢊏〕字异体字是𤸪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𢊏

同“𤸪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𢊏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48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439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385頁,第15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尺制切,音懘。爾雅・釋訓》:甹夆,掣曳也。易・睽卦》:見輿曳,其牛掣。【註】滯隔不進也。唐書・陸贄傳》:可任,則當要之於終,不宜掣肘於內也。劉邵〈飛白贊〉:素翰冰解,𥳑墨電掣;直準箭馳,屈擬蠖勢。或作𢳅,又作摯。

又,《唐韻》:昌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尺列切,𡘋滯入聲 —— 義同。亦挽也。又,揭也、取也。晉書・王獻之傳》:七八歲時學書,羲之從後掣其筆不得。

又,《正韻》:敕列切,音徹 —— 義同。類篇》:通作挈。

又,《玉篇》:掣同「𤸪」。牽也。說文》:引縱曰𤸪。從手,瘛省聲,尺制切。六書故》:瘛瘲,謂小兒風驚,乍掣乍縱。掣,搐也,縱則掣而乍舒也。瘛瘲因掣縱立文,今乃作𤸪,更从瘛,失之甚矣。

注解

〔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掣〕字拼音是ch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制、手

〔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制声。本义是牵引,拉。

〔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è] ⑴ 拉,拽⑵ 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