㔘字详情

𭗱

chùㄔㄨˋ

力部

7画

5

17画 (黜)

左右结构

UUKS

ZIZY

24727

U 3518

BMLN 86 、 BMET 98

㔘字概述

〔㔘〕字拼音是(chù),部首是力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出、力”。

〔㔘〕字仓颉码是UUKS,五笔是BMLN86,BMET98,四角号码是24727,郑码是ZIZY

〔㔘〕字的UNICODE是U+351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3592,UTF-32:00003518,UTF-8:E3 94 98。

〔㔘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40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519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1521頁,第6

唐韻》:丑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敕律切,𡘋音怵。說文》:貶下也。玉篇》:退也、貶也、下也、去也、放絕也、減也。六書故》:𢷤斥汙闇也。書・舜典》: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幽明。

又,通作絀。禮・王制》:不孝者,君絀以爵。

或作詘,別作㔘。

注解

〔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黑部

〔黜〕字拼音是c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黑、出

〔黜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黑,出声。本义是黑暗。

〔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ù] ⑴ 降职或罢免